2013年12月5日

技术路线图的分类

依不同目的与用途,技术路线图又细分为以下不同的类型:

  1. 专案性技术路线图(project-level technology roadmaps)与计画性技术路线图(Program- level technology roadmaps):由于大型专案或计画的技术风险很高,例如登陆月球计画、太空梭发展计画…等,万一某一个环节的技术无法突破或出了问题,则可能使整个计画招受时程或经费的重大打击。因此,大型专案或计画皆发展所谓的计画评核术(Project Evaluation Review Technique; PERT)与技术性能评量(Technology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TPM)的管理手法,将目标与行动计画连结起来。严格而言,专案性或计画性技术路线图早在1970年代Motorola发展产品技术路线图之前即已存在,不能算是新的东西,反而可能是Motorola借用专案或计画之技术管理手段发展成现今的技术路线图模式。
  2. 产品技术路线图(Product-technology roadmaps:产品技术路线图的特点为由环境的变化以及产业技术绩效的量化指标为出发点,构思公司的经营(或市场)策略,并规划达成公司经营(或市场)策略各时点与各市场的产品(或服务),进而探讨应掌握的技术与资源的投入,最后再以以路径将「市场/产品(或服务)/技术/资源」连结而成。产品性技术路线图强调的是公司的策略规划与技术发展的协调与对焦。若仅在地图上仅显示公司各时间点的产品推出计画以及各该时点产品的产品架构构想,则有学者称之为产品地图(Product roadmaps)。
  3. 议题性地图(Issues-orient roadmaps):焦点放在探讨与公司未来发展有关的重要议题,并将之标示在图上,以达到建立共识与按表操课的目的。基本上议题性地图与以技术为本的技术路线图在精神与制作的方法上差异不大,后者系将重心放在技术上,强调的是产品所需的技术;前者则将重心放在经营的课题上,例如宏碁公司于90年代提出「2000 in 2000」以及「21 in 21」的愿景,前者规划公元2000年达成年营业额新台币2000亿的目标;后者则规划二十一世纪、二十一家联属企业在全球上市(施振荣,再造宏碁,1996);为达成此一目标,宏碁公司必须透过发展新事业、拓展新市场、产品重组、组织再造、并购、人力资源发展、…等作为方能达到以上的目标;若宏碁公司将这些活动(议题)标示在时间轴上,并将其与公司之发展目标相结合,即构成所谓的议题性地图。议题性地图可作为公司策略发展的「策略地图」,亦可作为公司强化核心能力的「核心能力发展地图」、也可以作为公司组织再造的「组织发展地图」。
  4. 产业技术路线图(Industry technology roadmaps):顾名思义,产业技术路线图的主要目的为建构与规划(或预测)产业未来的科学、技术与市场的发展方向与关系,为产业的发展建构共同的愿景与依循方向;负责制作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单位为产业同业公会(或协会)或政府部门。最早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应该是由Sematech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在1987年所召开的一连串针对美国半导体产业应发展什么样的新技术以追上日本半导体产业研讨会的成果,该成果发表于19885月,取名为「Road map for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其中将半导体产业的制造技术的发展向后推至1994年,以及各年应达到的技术指标,例如1989年的半导体制成技术应达到0.8微米;1990年达到0.5微米;1992年达到0.35微米;1994年达到0.25微米。
  5. 科学与技术路线图(Science and research roadmaps)、关键性技术或新兴技术路线图(Critical or emerging technology roadmaps):科学与技术路线图与前面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技术路线图在本质上有些不同,后者以公司策略或竞争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市场/环境趋势、竞争者产品功能趋势、顾客需求趋势…等,进行产品发展规划,并标示出各阶段的产品特色,以及相对应的技术需求,进而投入资源以开发出所需要的技术;科学与研究性地图将重点放在技术领域的选择,以及技术未来可能的绩效、达到绩效的不同路径与方式;其中亦会谈及科学与技术的市场应用领域,但往往更为模糊,例如基因工程技术可运用在遗传疾病的治疗,至于具体的应用则并非强调的重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